1.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机体主动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同时体内物质和能量也在进行转变

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一方面把从外界环境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综合成自身的物质,或暂时贮存起来,称为同化作用(或合成代谢)

一方面是将组成自向的物质或贮存于体内的物质分解,并把分解后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称为异化作用(或分解代谢)

在进行同化作用时要吸收能量,在进行异化作用时要释放能量。后者所释放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同化作用外,其余的供应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及产生热量

兴奋性

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当其周围环境条件迅速改变时,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感应性)。

这种引起反应的环境条件的迅速变化称为刺激

活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可以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显著活动状态,或由活动弱变为活动强,称为兴奋(excitation) : 一种是由显著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由活动强变为活动弱,称为抑制(inhibition) 。

兴奋和抑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都是活组织具有兴奋性的表现。

适应性

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机体或其部分组织的机能与结构也将在某种限度内随着发生相应的改变的现象称为适应,机体的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生长和生殖

生长、生殖是新陈代谢的具体表现。生长是个体合成代谢超过了分解代谢的结果。生殖是个体生长达到一定限度时可形成另一新个体的过程。

2.生理机能的调节

机体要不断地调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密切协调配合,使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便与内、外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机体的调节方式有:

  1. 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活动对机体实现的调节。

    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

    反射就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出生后无需训练 就具有的反射。例如防御反射、食物反射和性反射等。

    非条件反射由非条件刺激所引起,具有固定的神经联系,反射中枢位于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是动物在种族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相继遗传给后代的。

    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建立起来的反射。

    由条件刺激(无关动因)所引起,具有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反射的高级中枢主要位于大脑皮质,是个体通过后天训练而获得的。

    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5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完整的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必要条件

  2. 体液调节

    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组织细胞的一些代谢产物在组织中含量增加时,能引起局部的血管舒张,使局部血流量增加,从而使积蓄的代谢产物能较迅速地被运走,这可称为局部体液因素调节

    调节方式:

    ①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②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 ③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达到的体液调节。

    糖尿病:

    Ⅰ型:缺少胰岛素

    Ⅱ型:对胰岛素敏感性(兴奋性)降低

    妊娠期糖尿病

    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来调节效应器的活动。神经调节在机体调节中起着主导作用

  3. 自身调节

    不依赖神经和体液,只靠器官或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例如:小A的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管平滑肌收缩→小A的口径↓→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体液调节起辅助作用,自身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必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