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生命及代谢调节上有其特殊功能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机体需要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由食物供给。 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的维生素,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存,在肠道吸收时需胆汁酸协助,吸收后在肝内储存。当脂类吸收障碍时易导致其缺乏。 **水溶性维生素:**是一类易溶于水,在体内不易储存,易从尿中排出的维生素,往往作为某些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发挥其生理功用。 维生素缺乏症:由于维生素缺乏或摄入量不足所造成机体生理功能障碍或物质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切临床表现,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视紫红质:是由11一顺视黄醛和视蛋白组成的在视觉细胞内感受弱光的物质,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维生素A原:一类本身不具有维生素A活性,但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的物资。如自然界的黄红色植物(胡萝卜、红辣椒、番茄等)含β一胡萝卜素,在小肠粘模处β一胡萝L素加氧酶催化下,从碳链中间加氧断裂生成两分子视黄醛,这类物质称维生素A原。 维生素D原:麦角固醇和7一脱氢胆固醇称维生素A原,经日光及紫外线照射分别转变成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所以称为维生素D原。 全反型视黄醛:视脂红质接受弱光时,由11一顺视黄醛在发生的光异构作用下转变成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全反型视黄醛、即维生素A的衍生物。 夜盲症:当维生素A缺乏时,11一视黄醛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视紫红质合成减少,对弱光敏感度降低,使暗适应时间延长,从强光进入弱光处看不清物体,称为夜盲症。中医称“雀目”。

佝偻病:常见于婴幼儿,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钙盐不能沉积于骨骼的生长 部分以致出现生长骨病变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称佝—病。 是维生素B,在小肠吸收后运输入肝,转变成的焦磷酸酯(TPP)。因其分子结构中有含硫的噻唑环和含氨基的诅啶环,所以叫硫胺素。TPP是维生素B,在体内的活性形式。

二、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维生素是构成组织细胞成分之一 B.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

    C.全部由食物供给 D.是一类需要量很大的维生素 E.有些溶于水、有些溶于脂肪

  2. 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摄人过量维生素可引起中毒 B.是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C.都是构成辅酶的成分 D.脂溶性维生素不参与辅酶的组成 E.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

  3. 关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易被消化吸收 B.体内不能储存、余者从尿中排出 C.酶的辅酶、辅基都是脂溶性维生素 D.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疾病 E.是人类必需的- -类营养素、需要量大

  4. 维生素A构成视紫红质的活性形式是 C A.全反型视黄醛 B.全反型视黄醇 C.11-顺视黄醛 D.11-顺视黄醇 E.9-顺视黄醛

  5. 自然界黄红色植物中含维生素A的前体最主要的是: B A. a-胡萝卜素 B. β-胡萝卜素 C. γ-胡萝卜素D.视黄醛 E. 玉米黄素

  6. 维生素A除从食物中吸收外、还可在体内由: A A. β一胡萝卜素转变而来 B.叶绿素转变而来 C.脂肪酸转变而来 D.氨基酸转 变而来 E.肠道细菌转变而来

  7. 夜盲症是由于缺乏? D A.抗坏血酸 B.维生素E C.核黄素 D.维生素A E.维生素D

  8. 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B A. 1、24- - (OH)2- -D3 B.1、25一- (0H)2- -D3 C.24、25一(0H)2- -D3 D.25- -(OH) - -D3 . E.24一(0H)- -D3PLLLLLLLLLLLLLLLLLLLLLLL

  9. 维生素D缺乏时可引起? E A.痛风症 B.呆小症 C.夜盲症 D.千眼病 E.佝偻病

  10. 关于维生素D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麦角固醇可转变成D2 B. 7一脱氢胆固醇可转变成D3 C.都是类固醇的衍生物 D.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是24、25一(0H)2- -D3 E.必须在肝和肾进行羟化

  11. 维生素D的生化作用是 A A.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B.促进钙和磷的排泄 C.降低钙和磷的吸收 D.降低钙和磷的排泄 E.促进胃对钙和磷的吸收

  12. 维生素D3原是指: B A.胆钙化醇 B.7-脱氢胆固醇 C.类胡萝卜素 D. 1、25一(OH)2- -D3 E.麦角固醇

  13. 在体内由胆固醇转变成的维生素是: D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 维生素K D.维生素D E.泛酸

  14. 维生素E中生物活性最强的是: A A.a一生育酚 B. β一生育酚 C. γ-生育酚 D. δ-生育酚 E.以上都不是

  15. 经常晒太阳不致缺乏的维生素是: E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Bc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D

三、简答题

  1. 比较两类维生素的生物特点。